云原生数据库成熟度模型剖析
发布时间:2022-06-15 16:22:55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如今,很多公司都在利用Kubernetes以及相关技术,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只是,云迁移会面临几个重要挑战,比如:如何将数据和应用迁移上云,如何存储云上数据,涉及哪些核心技术等等。说白了,云上的各种问题,都与数据库息息相关。 事实上,在云原生概念出
如今,很多公司都在利用Kubernetes以及相关技术,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只是,云迁移会面临几个重要挑战,比如:如何将数据和应用迁移上云,如何存储云上数据,涉及哪些核心技术等等。说白了,云上的各种问题,都与数据库息息相关。 事实上,在云原生概念出现之前,企业一直采用传统数据库处理各种数据问题。云原生概念出现后,企业有了更灵活的选择,可以通过更现代化的应用程序,让数据库应用更具可扩展性,更具弹性,以及更能满足自动化和可视化需求。 问题是,云原生数据库到底是怎样一种架构?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选择云原生路线?本文将推荐几个云原生数据库成熟度模型,企业可以根据云架构实际情况来评估,看看更适合哪种技术堆栈或者应用模型! 云应用模式演进 在传统云服务模式下,用户主要API即服务的形式获得服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 (PaaS) 和软件即服务 (SaaS)。 此级别通常代表企业已将单体应用程序分解为更小的微服务状态,这些微服务可以部署在容器中并独立扩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像 Docker 这样的容器技术本身并不能提供管理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和确保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所需的一切。 Docker 运行时和 Docker-compose 非常适合开发和测试环境;但对于生产使用来说,企业需要监控正在发生的事情并采取行动来维持服务水平,所以以Kubernetes等为代表的容器编排正是为此目的而创建。 众所周知,Kubernetes发展迅猛,2020 年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NCF) 的一项调查发现,92% 的受访公司在生产中运行容器,其中83%的企业已经部署并使用了 Kubernetes。 有意思的是, Kubernetes 在部署微服务和应用程序方面很受欢迎,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数据库部署在上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 ,Kubernetes 最初是为无状态工作负载而设计的,但通过最新的改进,也可以引入有状态应用,比如通过Cassandra,就可以有效地将数据库部署到容器中。 但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容器化应用程序将存储职责委托给在 Kubernetes 之外运行的组件架构,比如通过虚拟机或裸机上运行自我管理的数据库。这种方式导致网络和安全的复杂性增加,以及监控等功能的重复。这种转移存储能力的方式,将云原生数据库推向下一个成熟度模型。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