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淮安站长网 (https://www.0517zz.com.cn/)- 数据开发、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沈昌祥院士:找陷阱、打补丁的传统防护思路已不利于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21-09-29 15:00:33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互联网
导读:9月17日下午,2021年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密码工程和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专家沈昌祥在进行演讲时表示,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在现如今已经过时,难以应对人为攻击,容易被攻击者利用,应大力推进可信计
9月17日下午,2021年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密码工程和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专家沈昌祥在进行演讲时表示,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在现如今已经“过时”,难以应对人为攻击,容易被攻击者利用,应大力推进可信计算自主免疫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沈昌祥看来,当前的网络空间是极其脆弱的,“计算科学缺少攻防理念,体系结构缺少防护部件,计算模式无安全服务。”在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的时候,必定会存在逻辑组合和逻辑不全的缺陷,攻击者就会利用这个漏洞进行恶意攻击。“因此,我们要有相对的安全目标,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防御体系,要确保为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实现正确的计算。”
 
沈昌祥还直言,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在现如今也已经“过时”,难以应对人为攻击,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网络安全。“我们要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他指出,这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也是唯一的出路,应按照法律、战略、制度要求,大力推进可信计算自主免疫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以此来构建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