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可穿戴市场近况及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1-11-23 14:00:57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2006年耐克的苹果团队开发了一款记录行走距离和速度的设备,虽然需要与iPod Nano配合,但已然让人们看到一种的新的可能, 2009年FITBIT发布一个U型夹子状的健康追踪器,用来记录运动和睡眠数据,正式填补了可穿戴市场的空白,接下来JAWBONE的手环、PEBBLE
从2006年耐克的苹果团队开发了一款记录行走距离和速度的设备,虽然需要与iPod Nano配合,但已然让人们看到一种的新的可能, 2009年FITBIT发布一个U型夹子状的健康追踪器,用来记录运动和睡眠数据,正式填补了可穿戴市场的空白,接下来JAWBONE的手环、PEBBLE的手表横空出世,索尼、三星等巨头相继加入。 直到2013年,GOOGLE GLASS的亮相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全新的领域,国内从投资方到厂商都开始迅速跟进,深圳华强北各个柜台新品上架,2014年7月,小米手环发布,以超低价格席卷手环市场,2015年3月,苹果正式发布APPLE WATCH,至此,可穿戴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可穿戴产品整体市场规模 全球整体市场规模 虽说早在2009年FIBIT就发布了第一款可穿戴产品,且之后分别有多家初创公司跟进,索尼、三星等巨头也相继抢滩早早布局,但这一产品并未被大众认识,纵使投资界一片火热,但市场依旧不温不火,外冷内热四个字也是被行业内人士不断提及。 直到今年3月,APPLE WATCH的发布迅速点燃市场,一方面对消费者起到巨大的教育及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则带动了产业链的加速完善,市场被迅速启动,2015年全球可穿戴零售市场规模预测为7200万台,同比2014年增长132%,之前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局面被迅速打破,这也使得2015年被视为可穿戴市场的元年。且在各方助力下2016年这一势头将会持续,预测2016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将达到1.14亿台的规模。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西欧及亚太发达国家由于其用户具备良好的运动习惯,加上PEBBLE等产品早在2012年就已发布,拥有一批拥趸,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因此,2015年该地区将占据全球市场近65%的占比,而中国作为全球关注的市场,其市场容量巨大,无论是从人口基数还是购买力而言对于各大厂商都需要积极布局,预计2015将占据近22%的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全球可穿戴市场发展趋势(2014-2016E) 数据来源:捷孚凯全球预测数据 中国整体市场规模及现状 根据GfK全国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可穿戴市场零售量为1810万台,同比增长321%。其中智能手环同比增长252%,为880万,智能手表同比增长531%,为820万台。形成此市场格局的主要原因为:总体来看,小米手环的火爆加上APPLE WATCH的助推,深圳可穿戴产业链纷纷跟进抢占市场,带动中国可穿戴市场整体进入迅速扩张阶段。 分开来看,智能手环方面,虽说小米手环的热卖推动整个手环市场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有明显起量,但整体销量上涨的同时并未带动整个手环市场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其它国产厂商不得不大幅降价刺激销售,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厂商或是在价格战中求生存,或是开始转移到如智能手表的其它产品,加上智能手环本身的产品被替代性较强,许多功能可以被智能手表兼容,行业急需创新。 智能手表方面,苹果无疑对该市场影响颇大,但除了苹果的促进作用外,儿童手表于今年6月份开始迅速起量,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抓住细分人群痛点,在当下儿童拐卖案件频发的大环境下,影视及媒体的宣传,主打“儿童安全”牌的儿童定位手表无疑抓住了家长的关心自家小孩这一痛点; 2、品牌营销造势,360,小天才等品牌宣传力度很大,促进了消费者对该市场的认知,加快了儿童手表的起量; 3、产业链助推,整个行业从知名品牌到白牌纷纷加入,PMOLED屏供不应求,几近垄断的大厂订单更是使整个深圳可穿戴圈出现一屏难求的火爆局面,这更加刺激了众厂商抢占市场的意愿。毕竟,在当下许多厂商都不知该如何切入市场的局面下,这一市场反馈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力参照,因此,在苹果手表与儿童手表的联合刺激下,整体智能手表销量猛增,并于今年7月赶超智能手环,成为目前可穿戴产品的第一品类。 ![]()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