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畴“大跃进” 中国的物联网版图
发布时间:2021-06-20 14:55:53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积极应用包括 物联网 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2012年02月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积极应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2012年0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至此,我国物联网产业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国家973物联网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海涛博士指出:“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中,我国与发达国家具有同发优势,并且部分领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物联网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智慧城市概念的推波助澜下,我国的大部分省市都将物联网作为发展重点,并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而许多行业部门也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根据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数据库,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无锡:以技术促产业 作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长三角地区凭借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的龙头无论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是产业应用示范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为国内微电子产业的重要基地,无锡市从2009年便确定了把无锡建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东方硅谷”的发展远景。根据最新数据,2011年无锡市微电子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27%。目前,当地芯片制造技术从38纳米开始向28纳米挺进,微电子产业综合产能和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和江苏省第一的位置。这些为无锡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无锡全市纳入统计口径的360多家企业去年贡献了近48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5.8%,同时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和行业显露身手,90多项应用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2011年,无锡承担了各类物联网研发项目229项,申请了403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4件。 但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最大特色还是技术与市场的挂钩。已经有近百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机杨安保、平安家居、生态农业等领域逐渐展开。2011年9月,国内首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项目惠山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一期启用后,锡澄路、惠山大道等主干道的交通通行能力提高了10%以上。 无锡发展物联网的模式是以技术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无锡市经信委主任高亚光表示,未来三年,无锡将深入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抢占制高点,加快产业化步伐。同时,启动实施“智慧城市”计划,推进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市交通、电力和环保等九大领域开展30多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探索商业模式和可复制的应用模式,让物联网更深融合到生活当中。 山东:从基础抓起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作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省份同时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山东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人才资源、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和集聚优势。RFID、传感器产业初具规模,拥有从事RFID、传感器研发生产重点企业共100余家。而且智能芯片产业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海信“信芯”、海尔解码芯片、浪潮税控收款机SoC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正在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集成电路设计基地。 根据山东省经信委公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全省物联网及相关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集成电路、RFID 、传感器及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效应已经初现;智慧矿山、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12大重点示范工程正扎实推进。[page] 由于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尚处于导入期,物联网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而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联动效应不足,要实现集成、集群、集聚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采取了务实的应对策略,那就是稳扎稳打,有重点、大力度加快物联网产业的载体建设以及市场培育。集中力量逐步推进各类产业园区、特色园区建设,引导各类物联网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引进省外优 企业以及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重点打造RFID、传感器、集成电路和物联网服务产业等园区。 山东将以构建“智慧山东”为目标,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初步将山东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的先行省份。到2015年,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自主可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时以智慧政府为切入点,在交通运输、农牧业、节能环保、物流、电力、安全、家居、城市管理等领域重大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先导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全面开展。 成都:谋求大超越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作为IT重镇,成都市已与无锡市和山东省一起被国家确定为环保物联网示范城市(省),在物联网产业以及应用示范领域,成都市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2011年1月,由中科院多家科研机构与成都市共同组建的“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在成都揭牌,未来该中心将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掌握引领产业方向的核心技术,打造辐射全国的物联网方案设计、产品设计和开发测试中心。2011年9月,“感知中国·成都中心”双流物联网产业总部基地奠基暨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物联网总部基地,也是全球首个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架构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项目。同时,由20余家物联网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成都高新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中心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揭牌。作为成都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该工程中心旨在搭建物联网产业的交流、创新、资源整合和标准推进平台,整合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集成相关的产、学、研资源,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