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风起云涌,IaaS 步入黄金发展期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正处于发展黄金期 IaaS较传统模式具有三大优势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服务器”、“存储”、及“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是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硬件等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通过API接口形式提供给客户。 通过购买IaaS服务,客户可获得存储资源、虚拟化服务器等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使用权,并按需付费。 客户无需购买和管理自己的实体服务器和其他数据中心基础结构,只需要控制操作系统、存储和部署应用程序,按需快速扩容或收缩,为所用内容付费。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位于云服务架构底层,适用于需直接掌控底层基础设施的客户。 云计算通常被分为三层,分别是底层的(IaaS)、中层的(PaaS)、上层的(SaaS)。 其中PaaS在存储、服务器、网络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软件开发平台(运行环境、中间件、操作系统),而SaaS则为客户直接提供完整的应用程序。 IaaS在开发难度上高于PaaS及SaaS,但IaaS用户可以直接控制底层基础设施,根据开发需求灵活配置。 另外,由于数据不对外部开发者开放,IaaS对企业数据安全保护优于PaaS与SaaS。IaaS通常适用于希望降低基础设施投入,并可直接掌控服务器与数据,以及需要不断调整基础设施资源的客户。 在技术层面,IaaS应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转化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按需分配给不同客户。 虚拟化是IaaS的核心技术,通过虚拟化软件(hypervisor)可以访问物理服务器(主机或物理主机)底层硬件,将物理IT资源转化为虚拟IT资源,创建多个虚拟服务器。 这些虚拟服务器在共享一台物理服务器的同时各自拥有独立的客户操作系统。云服务商可按需求将虚拟服务器分配给不同客户,提升了硬件利用率、负载、并完成对IT资源的优化。
▌IaaS公有云服务商分五类,以互联网云服务商领先 依据云服务的部署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三种部署形态。 公有云最大特点在于可被不同客户共享,为不同客户提供服务;私有云主要由企业内部共享,为单一客户提供服务,云基础设施由第三方托管或者客户自己管理;混合云的基础设施由两个或多个云(私有云与公有云)组成,独立存在,但是通过标准或私有的技术绑定在一起。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 公有云具有基础设施弹性好、无需硬件采购、成本低、便捷、无需自主运维等特点,主要适用于互联网企业(如视频、电商、游戏)。 相较公有云,私有云对底层基础设施可控,可进行深度开发,并且私密性更强。私有云还可利用利用企业内部已有的硬件设施,如果工作负载较大,基础设施需求量高,私有云成本或低于公有云。 私有云目前主要应用于对私密性要求较高的中大型客户,如政企客户。混合云结合了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优势,客户可以将私密数据置于私有云,非敏感应用置于公有云,在保护了数据安全同时兼具基础设施弹性化,降低成本。 公有云被认为是云计算的终极形态,但处于私密性考虑,多数政企仍采用私有云形态为主。 混合云则适合用于各行业,也是企业从私有云向公有云平滑转型的重要方式。 RightScale全球调查显示,混合云的使用率高达71%,仅使用公有云或私有云的调查者仅占21%、4%。混合云使用率由2015年的58%上升至71%,已成为IaaS发展新趋势。
中国IaaS公有云服务商可分为五个类型: 1) 第一种是本地互联网公司,代表是阿里云、腾讯云、百度,通过降价策略与客户渠道快速扩张市场; 2) 第二种是国外厂商,通过与国内IDC企业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如亚马逊(光环新网为AWS中国区代表),MicrosoftAzure(与世纪互联合作); 3) 传统IDC企业,拥有多年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经验,向IaaS转化,包括拥有占IDC市场主要份额的传统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以及第三方IDC企业(如世纪互联); 4) 第四种是初创公司,如青云、Ucloud、七牛云; 5)第五种是基础设施厂商,比如华为、ZTE。 互联网服务商阿里与腾讯领军IaaS,瓜分市场份额55.8%。 IDC统计2017年阿里云实现营收11.12亿美元,排名第一,占据中国市场45.5%的份额;腾讯云排名第二营收2.51亿美元,份额10.3%; 中国电信排名第三,营收1.85亿美元,份额7.6%,金山云排名第四,营收1.58亿美元,份额6.5%,AWS和UCloud以微弱的差距分列第五、六名,营收分别达到1.33亿和1.29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5.4%和5.3%。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