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性能分析之CPU利用率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1. 指标范围 1.1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 合理值:60-85%,如果在一个多用户系统中us+sy时间超过85%,则进程可能要花时间在运行队列中等待,响应时间和业务吞吐量会受损害;us过大,说明有用户进程占用很多cpu时间,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其它软硬件因素;sy过大,说明系统管理方面花了很多时间,说明该系统中某个子系统产生了瓶颈,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它软硬件因素。 1.2 Wa(wait) 参考值:小于25%,超过25%的wa的值可以表示子系统可能没有被正确平衡,也可能是磁盘密集工作负载的结果,系统的磁盘或其它I/o可能有问题,可以通过iostat/SAR –C命令进一步分解分析 1.3 Id(idle) 参考值:大于40,如果r经常大于4,且id经常小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 1.4 r 参考值:小于4,队列大于4时,表明系统的cpu或内存可能有问题,如果r经常大于4,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当队列变长时,队列中进程在等待cpu调度执行时所花的时间会变长 1.5 判断cpu瓶颈的方法 很慢的响应时间(slow response time) Cpu的空闲时间为零(zero percent idle cpu) 过高的用户占用cpu时间(high percent user cpu) 过高的系统占用cpu时间(high percent system cpu) 长时间的有很长的运行进程队列(large run queue size sustained over time) 2. 如何查看cpu利用率 2.1 使用top命令查看 数据来自/proc/stat文件
备注: top 命令默认情况下,是每 3 秒刷新一次。也可以通过 top -d <刷新时间间隔> 来指定刷新频率,如top -d 0.1 或top -d 0.01 等。top 执行时,也可以按“s ”键,修改时间间隔。 2.2 使用vmstat查看 r表示运行队列的大小,b表示由于IO等待而的线程数量,in表示中断的数量,cs表示上下文切换的数量。 2.3 其它查看方式 Iostat、sar -q、sar –u等 3. CPU介绍 3.1 内核中的时间 HZ是系统时钟在一秒内固定发出时钟中断的次数。HZ在编译内核前是可以进行配置的,因此通过下述命令就可以查看当前系统的时钟中断频率:cat /boot/config-`uname -r` | grep CONFIG_HZ tick为系统时钟每“滴答“一次的时间,其值为(1/HZ)秒。也就是连续两次时钟中断之间的时间间隔。 jiffies用来计算自系统启动以来tick的次数,也就是说系统时钟每产生一次时钟中断,该变量的值就增加一次。 3.2 CPU时间组成 CPU的工作时间由三部分组成:用户态时间、系统态时间和空闲态时间。具体的组成为: CPU时间包含User time、System time、Nice time、Idle time、Waiting time、Hardirq time、Softirq time、Steal time 空闲态时间==idle time 用户态时间==user time+ Nice time。 内核态时间==system time+ Hardirq time+ Softirq time。 user time。指CPU在用户态执行进程的时间。 system time。指CPU在内核运行的时间。 nice time。指系统花费在调整进程优先级上的时间。 idle time。系统处于空闲期,等待进程运行。 waiting time。指CPU花费在等待I/O操作上的总时间,与ed相似。 steal time。指当前CPU被强制(involuntary wait )等待另外虚拟的CPU处理完毕时花费的时间,此时 hypervisor 在为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服务。 Softirq time 、Hardirq time。分别对应系统在处理软硬中断时候所花费的CPU时间。 3.3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usr。显示了用户方式下所花费CPU时间的百分比,用户使用CPU的进程包括:cpu运行常规用户进程,cpu运行niced process,cpu运行实时进程。一个进程可以在用户方式下执行,也可以在系统(内核)方式下执行,当一个进程在内核代码中运行时,我们称其处于内核态;当一个进程正在执行用户自己的代码时,我们称其处于用户态,在用户方式下执行时,进程在它自己的应用代码中执行,不需要内核资源来进行计算、管理内存或设置变量 3.4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 显示了系统方式下所花费cpu时间的百分比,包括内核进程(kprocs)和其他需要访问内核资源的进程所消耗的cpu资源,系统使用cpu的进程包括:用于系统调用,用于I/O管理(中断和驱动),用于内存管理(paging and swapping),用于进程管理(context switch and process start),如果一个进程需要内核资源,它必须执行一个系统调用,并由此切换到系统方式从而使该资源可用。 3.5 %wa(wait) 显示了暂挂本地磁盘I/O和NFS加载的磁盘的cpu空闲百分比,是由于进程等待I/O而使cpu处于空闲状态的比率,I/O主要包括: I/O,raw I/O,VM-paging/swapins。如果在wait运行时至少有一个未完成的磁盘I/O,该事件就归为I/O等待时间,对磁盘的I/O请求会导致调用的进程阻塞(或睡眠),直到请求完成为止,一旦进程的I/O请求完成,该进程就放入运行队列中。如果I/O很快完成,该进程可以使用更多的cpu时间。 3.6 %id(idle)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