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淮安站长网 (https://www.0517zz.com.cn/)- 数据开发、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数据库高可用容灾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23 14:08:14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据库是由一系列数据库构成的总体系统,在任何时刻,至少有一个节点可以接受用户的请求并提供数据库服务。大多数数据库架构中,有一个主节点处理主要请求,还有若干备用节点用于容灾切换,当主节点不能提供服务时,备用节点成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用以保证

据库是由一系列数据库构成的总体系统,在任何时刻,至少有一个节点可以接受用户的请求并提供数据库服务。大多数数据库架构中,有一个主节点处理主要请求,还有若干备用节点用于容灾切换,当主节点不能提供服务时,备用节点成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用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用和稳定。

2. 高可用数据库有很多优点:

  • 第一,方便读写分离。数据库请求当中,一般读操作的请求次数远大于写操作,高可用数据库可以通过将写操作放在主数据库节点上进行,将读操作分担到若干从库上,来提升读操作吞吐量,进而提升读写效率;
  • 第二,变更不停服。当整个高可用数据库架构或者主节点升级时,可以让高可用数据库先进行主库切换,让备用节点替换原主节点提供数据库服务,当主节点升级完毕后,再将主从库服务切换回来,这样能有效避免系统升级或变更时对用户服务质量产生影响;
  • 第三,备份不影响服务性能。高可用数据库架构包含多个从库,在不影响主节点服务性能的情况下,能非常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容灾备份。

3. 高可用数据库设计

一般,高可用数据库架构设计时,也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 第一,如何同步各数据库之间的节点数据?同步需要保证切换后的数据库是最新数据,以及在切换过程中数据不会丢失,同时还要考虑同步过程对主库和备库的影响。
  • 第二,高可用数据库的容灾切换如何进行?架构不同容灾切换的复杂度也不一样,且切换以后需要保证主、从库数据的一致性,这可能需要开发者在设计之初就尽量优化和简化容灾切换逻辑。
  • 第三,如何提高高可用的运维效率?

二、业界高可用架构方案

业界典型的高可用架构可以划分为四种:

1. 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是指若干DB服务使用同一份存储,一个主DB,其他的为备用DB,若主服务崩溃,则系统启动备用DB,成为新的主DB,继续提供服务。一般共享存储采用比较多的是SAN/NAS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没有数据同步的问题,缺点是对网络性能要求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