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的7个黑科技网站
各地建设积极性高涨 在深圳领跑、率先“冲线”的同时,全国各地城市也在加速向5G时代冲刺。 截至7月底,北京5G基站已超过2.4万个,计划年底累计超过3万个,提前一年完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功能区5G网络全覆盖任务。北京铁塔公司披露,目前正围绕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等五大应用场景,并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长安街沿线升级改造等重大工程进行统筹布局,为北京5G产业发展及应用提供网络支撑。 上海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室内小站超3.1万个,预计到年底实现5G室外基站超3万个、室内小站超5万个。在人才培育上,上海围绕5G核心企业人才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流5G核心产业链企业共有研发人才2.3万人,占全国总数超过52%。 浙江省截至今年6月已建设5.1万个5G基站。到2022年,浙江计划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全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要营造地方支持5G发展的“软环境”,充分发挥5G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5G网络建设、安全保障、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动各项支持举措落地落实。 应用落地改变生活 随着5G网络升级与扩容,越来越多的应用铺展开来,助力智慧生活。 王志勤指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5G融合应用还处于探索期,但有一些应用场景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5G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信通院监测,截至今年5月,中国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的5G应用已有484项。从细分行业来看,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已经实现了5G的率先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让5G的应用实实在在地展现在面前:“健康码”为人员沟通和经贸往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智能服务;复工复产过程中,5G让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普及成为可能……从携手战疫到生活重启,点点滴滴都有5G技术的身影,为人们的出行、消费、服务等带来新变化。 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发展,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宽带网络和5G领域”20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面向智慧医疗、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路协同车联网等七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促进越来越多的5G行业应用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5G引领的数字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年至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实验中,研究团队在一块4英寸的硅片上,制造了超过100万个行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由板载硅太阳能电池驱动。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是已知的第一个尺寸小于0.1毫米的机器人,其中板载电子装置用于控制驱动。它们很坚固,能在高酸性环境和超过200开尔文的温度变化中生存下来,并且可以通过皮下针头注射,为探索生物环境内的应用带来了可能。
在该研究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迈克尔·斯塔诺表示,虽然这些机器人目前功能尚有限,譬如说它们比其他游泳型机器人稍慢,也不能感知环境及缺乏综合控制,但最有价值的是它们与现有硅技术的兼容,正是这一兼容性,让其在不久的未来很快就能够开发更多实用性功能。 总编辑圈点
目前世界范围内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已有不少成绩,一些“专注于”运动型的机器人可以做到与昆虫一般大小,但对工程师们来说,还是希望它们能小到肉眼几乎都要看不到的程度。这就需要微致动器的先行发展,首先体积要足够小,其次能驱动微型结构产生运动,最后还要平衡整体结构,不能在运动的同时发生偏移。常见的轮式和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显然容易得多,但对于迈“腿”走路的机器人,尤其是想要克服不平坦的地面,要求就非常高了。而结合了“微型”与“行走”,正是此次工程师们取得成果的关键。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