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介绍
发布时间:2021-12-14 15:15:51 所属栏目:系统 来源:互联网
导读:HTTP协议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基于应用层的通信规范:双方要进行通信,大家都要遵守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HTTP协议。 HTTP协议能做什么? 很多人首先一定会想到:浏览网页。没错,浏览网页是HTTP的主要应用,但是这并不代表HTTP就只能应用于网页的浏
HTTP协议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基于应用层的通信规范:双方要进行通信,大家都要遵守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HTTP协议。 HTTP协议能做什么? 很多人首先一定会想到:浏览网页。没错,浏览网页是HTTP的主要应用,但是这并不代表HTTP就只能应用于网页的浏览。HTTP是一种协议,只要通信的双方都遵守这个协议,HTTP就能有用武之地。比如咱们常用的QQ,迅雷这些软件,都会使用HTTP协议(还包括其他的协议)。 HTTP协议如何工作?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通信流程:首先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request)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这个请求后将生成一个响应(response)返回给客户端。 在这个通信的过程中HTTP协议在以下4个方面做了规定: 1. Request和Response的格式 Request格式: HTTP请求行 (请求)头 空行 可选的消息体 注:请求行和标题必须以<CR><LF> 作为结尾(也就是,回车然后换行)。空行内必须只有<CR><LF>而无其他空格。在HTTP/1.1 协议中,所有的请求头,除Host外,都是可选的。 实例: GET / HTTP/1.1 Host: gpcuster.CuoXin.com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6.0; en-US; rv:1.9.0.10) Gecko/2009042316 Firefox/3.0.1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en-us,en;q=0.5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Accept-Charset: ISO-8859-1,utf-8;q=0.7,*;q=0.7 Keep-Alive: 300 Connection: keep-alive If-Modified-Since: Mon, 25 May 2009 03:19:18 GMT Response格式: HTTP状态行 (应答)头 空行 可选的消息体 实例: HTTP/1.1 200 OK Cache-Control: private, max-age=30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Encoding: gzip Expires: Mon, 25 May 2009 03:20:33 GMT Last-Modified: Mon, 25 May 2009 03:20:03 GMT Vary: Accept-Encoding Server: Microsoft-IIS/7.0 X-AspNet-Version: 2.0.50727 X-Powered-By: ASP.NET Date: Mon, 25 May 2009 03:20:02 GMT Content-Length: 12173 消息体的内容(略) 详细的信息请参考:RFC 2616。 关于HTTP headers的简要介绍,请查看:Quick reference to HTTP headers 2. 建立连接的方式 HTTP支持2中建立连接的方式:非持久连接和持久连接(HTTP1.1默认的连接方式为持久连接)。 1) 非持久连接 让我们查看一下非持久连接情况下从服务器到客户传送一个Web页面的步骤。假设该贝面由1个基本HTML文件和10个JPEG图像构成,而且所有这些对象都存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主机中。再假设该基本HTML文件的URL为:gpcuster.CuoXin.com/index.html。 下面是具体步骡: 1.HTTP客户初始化一个与服务器主机gpcuster.CuoXin.com中的HTTP服务器的TCP连接。HTTP服务器使用默认端口号80监听来自HTTP客户的连接建立请求。 2.HTTP客户经由与TCP连接相关联的本地套接字发出—个HTTP请求消息。这个消息中包含路径名/somepath/index.html。 3.HTTP服务器经由与TCP连接相关联的本地套接字接收这个请求消息,再从服务器主机的内存或硬盘中取出对象/somepath/index.html,经由同一个套接字发出包含该对象的响应消息。 上述步骤之所以称为使用非持久连接,原因是每次服务器发出一个对象后,相应的TCP连接就被关闭,也就是说每个连接都没有持续到可用于传送其他对象。每个TCP连接只用于传输一个请求消息和一个响应消息。就上述例子而言,用户每请求一次那个web页面,就产生11个TCP连接。 2) 持久连接 非持久连接有些缺点。首先,客户得为每个待请求的对象建立并维护一个新的连接。对于每个这样的连接,TCP得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配TCP缓冲区,并维持TCP变量。对于有可能同时为来自数百个不同客户的请求提供服务的web服务器来说,这会严重增加其负担。其次,如前所述,每个对象都有2个RTT的响应延长——一个RTT用于建立TCP连接,另—个RTT用于请求和接收对象。最后,每个对象都遭受TCP缓启动,因为每个TCP连接都起始于缓启动阶段。不过并行TCP连接的使用能够部分减轻RTT延迟和缓启动延迟的影响。 3. 缓存的机制 HTTP/1.1中缓存的目的是为了在很多情况下减少发送请求,同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发送完整响应。前者减少了网络回路的数量;HTTP利用一个“过期(expiration)”机制来为此目的。后者减少了网络应用的带宽;HTTP用“验证(validation)”机制来为此目的。 (编辑:淮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